【匾額微歷史】搶救清朝大兵──戴春事件與匾額
艋舺龍山寺大殿門楣上懸掛了一方「救援饑溺」匾額,落款的時間為同治丙寅年(1866)仲春,距今已有156年的歷史,該匾雖不是寺內年代最早,但卻是形制最特殊的「敘事匾」。
匾額的下款是這麼說的:「同治甲子、乙丑間,軍糈民食多資賴各紳商協力招運,地方藉以安定,海舶往回,履歷重洋,仰叨 神佑,風順瀾恬,一律安平,同浂寅感。丙寅仲春,撫閩使者徐宗幹薰沐敬題」
救援饑溺敘事文,筆者拍攝。
首先,我們從落款的資訊可以知道,這塊匾額是由撫閩使者徐宗幹所獻。「OO(地名)使者」為巡撫之謙稱,如福建簡稱閩,為「撫閩使者」;河南簡稱豫,為「撫豫使者」;廣東簡稱粵,為「撫粵使者」。巡撫是大清帝國的封疆大吏,職掌一省的軍政大權,官居從二品。
徐宗幹,字伯楨,號樹人,又號斯未信齋主人。江蘇通州人,為嘉慶25年(1820)進士,歷任山東曲阜知縣、武成知縣、泰安知縣、山東高唐州知州、山東濟寧直隸州知州、四川保寧府知府、福建汀漳龍道道台等要職,道光28年(1848)調任台灣兵備道,咸豐4年(1854)升任福建按察使司,同治元年(1862)再擢升為福建巡撫。
徐宗幹甫升職福建巡撫,便遇上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變—戴潮春事件。根據鹿港文人蔡青筠的記載,戴案初始「上自大甲、通霄、下及斗六以下及至嘉義之屬,皆音聞不通;雖有各處守義之士團眾,亦僅足自固而已。」整個台灣中部地區幾乎淪為殺戮戰場,位在台灣北部的新莊街民(今新北市新莊區)楊貢亦響應戴潮春起事,意圖率眾攻佔新莊街,但遭艋舺縣丞郭志緯斬殺剿滅。
由於戴潮春事件的亂事長達三年餘,中部一帶的港口遭到反抗軍封鎖,受波及的土地無法生產糧食,因戰爭而流離失所、饑餓難當的災民,加上大量臨時赴臺的官兵,都需要由福建內地接濟糧食。這個時候,艋舺地區的紳商就成了官兵平叛時重要的後勤補給單位,龍山寺「救援饑溺」匾額所述說的就是同治甲子年(1864)迄同治乙丑年(1865)期間,艋舺各紳商跨海載運米糧資助官方平亂和協助戰後復甦工作的事蹟,而海舶商船的往來,必得橫渡險惡的黑水溝,眾人把海上平安的希望都寄託於龍山寺觀音佛祖。
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張榮彰博士推薦麗文的理由
泉郊會館惠及北中匾,筆者拍攝。
戴潮春事件之後,巡撫大人徐宗幹為了感謝神明的庇佑和表達對艋舺紳商的肯定,特別敬獻了「救援饑溺」匾給龍山寺觀音佛祖。無獨有偶,鹿港泉郊會館亦懸掛了一方同治4年(1865)由清廷官兵所贈送的「惠及北中」匾額,其背景是因為戴案發生時,駐守彰化城的「北中十標」(部隊名稱)官兵避難到鹿港,獲得鹿港諸郊商資助了兩個月的軍糈糧食。可以想見,在戴潮春事件發生當時,若無艋舺和鹿港紳商的財力和物力支援,清朝大兵恐將面臨斷糧危機,戰局也可能反轉。
【微物史】專欄介紹
李漢鵬 農夫與文史工作者
現為馬芝遴田野工作室負責人、雲林記憶Cool說書人,一手拿鋤頭種稻米;一手拿相機記錄台灣文史,長年關注台灣文化資產保存,設有「匾額微歷史」、「微物史」FB粉絲頁,書寫分享在台灣各地發現的老匾額和文物故事。
👉更多「匾額微歷史」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