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gn Systems Unit London
位於倫敦Mayfair的Unit London藝廊在酷熱的七月策劃了展覽”Sign System”,以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作為展覽底色鋪陳,搜羅來自11位視覺藝術家與文字工作者的文字及標語作品。展出媒材包含毛線編織、燈箱與印刷海報。
「圖像」與「語言」一直以來被視作獨立於彼此的領域,並被不合理、不成文的品味制度所區隔。時間軸拉回正值觀念藝術與普普藝術萌芽的1960年代,Andy Warhol, Ed Rusha及Jenny Holzer等人將流行文化圖像與標語帶進了藝術的大觀園。隨著此類型的藝術語彙日漸普遍,藝術家紛紛試圖擺脫由圖像主導的視覺形式,使文字更多程度的參與其中,並挑戰「繪畫」在視覺藝術領域的長期主導地位。以此段歷史作為前提,”Sign System”從當代的視角探索60年代以降文字與圖像之間的觀看轉向,重新叩問兩者的複雜競合關係。
美國藝術家Sam Durant的作品以文字及標語為主,關注種族、民權與公益議題。”If You Are Not Angry You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”以巨型燈箱寫上斗大且無視英文字大小寫規則的手寫墨跡,搭配艷紅過剩的背景底色,彷彿在控訴著什麼,勾起不安的情緒。
作為60年代美國普普藝術重要的一份子,Ed Ruscha也涉足達達、抽象表現主義以及觀念藝術。他將畫布表面上的文字與圖像視為一個整體,把文字壓印在毫無意義關聯的圖像上,狡猾地操弄著符徵(Signifier)與符指(Signified)的微妙關係。他用筆刷在顏料未乾的”We See”二字上刷出筆跡,破壞文字原初所攜帶的意義,變得模糊難辨,使之成為介於文字與圖像之間的混合產物,我們是否真的「看見」了?Do We Really See?
深受Ed Ruscha創作的影響,文字藝術家Kay Rosen於”Decor”《裝飾》中將字尾的”r”分離,除了替換字型,更大膽更改行距,創造出與”Decor”字意相符的「裝飾」之感,以一種優雅的手段操弄文字、意義與及符號之間的關係。
Kay Rosen “Decor”
色彩斑斕的”Prismism”同樣打磨著語意與符號學的曖昧稜角。”Prism”為稜鏡的意思,但又同時具備視角、觀點之意。透過重複字尾的”ism”,疊加出有別於字面的雙層含義。Rosen也透過巧妙的色彩配置,牽起顏色與文字的關聯,每一個字母都代表著稜鏡中的一個顏色,使得此文字作品跨越自身的形式束縛,終成稜鏡本身。
Kay Rosen “Prismism”
“Sign System”一展藉由觀念藝術與普普藝術鋪墊出的大脈絡,探討文字是如何從百年前作為一種藝術的「說明」與「附加品」,一路經歷現代主義的打磨與拋光,直至成為了「藝術」本身。此展不尋求「文字」與「圖像」的分離或評等,而是鼓勵不同媒介之間的流動,也針對社會仍舊普遍認為「文字較圖像次階」的窠臼作出了新尋向,試圖解釋環繞在人類周遭、無處不在的符號與代碼系統。
作者簡歷
陳玠綸
JunctionIssue 倫敦設計藝術平台編輯/自由撰稿人
Winchester School of Arts 溫徹斯特當代藝術所碩士
做過插畫、當過編輯、近期迷上寫作。期待將當代藝術書寫成人人都能看懂的事物,透過文字作為台灣與英國之間藝術交流的管道。
棲居於近幾年越來越熱的倫敦,喜愛大吉嶺多於伯爵,帽子習慣反戴。